明代皇帝吃什么

明代皇帝吃什么

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出身,当了皇帝后还是很节俭。譬如他的饭桌上,经常出现的素菜有小米糕、高粱烙饼、清炒蒲公英、豆芽菜等。偶尔为了补充营养,他还会吃卤猪蹄、炒河虾、清蒸鲈鱼等。但到了后期,他桌子上的菜肴就很丰盛了。据《南京光禄寺志》记载,洪武十七年(1384年)六月某日,给明太祖准备的早膳有炒羊肉、蒸猪蹄肚、两熟煎鲜鱼、香米饭等。午膳有烧鹅、胡椒醋鲜虾、咸豉芥末羊肚盘、五味蒸鸡、绿豆棋子面等。晚膳没记录。看这份日膳单,可知他的饮食不算太奢侈。

明成祖朱棣喜欢吃鲥鱼、雪梨、鲜菱、香油饼等。他吃的鲥鱼是包上冰块,通过驿站的快马从南京水域递送到北京城的。根据史料记载,他为了长期吃上鲜美的鲥鱼,专门设置了鲥鱼厂,对鲥鱼进行打捞、保鲜方面的管理。

隆庆皇帝(明穆宗)的口味很奇特,喜欢吃驴肠。驴肠又名驴板肠,自古以来为民众所食。驴肠在明代是“爆款”美食之一,明人宋诩在《宋氏养生部》里讲了驴肠的做法:“漉汁煮熟,复沃香油,炙干。宜蒜醋。”做法和现在街头大排档的爆炒是一样的。

明朝中期,皇帝的桌上多是荤菜。搭配的主食除了米饭,还有馒头、面饼、花卷等。那时的皇帝喜欢吃烧烤或者油炸后的食物,比如烤鸭肉、烧鹅、炸鸡腿等,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品。

明朝末期,宫中流行吃板鸭,这道宫廷美食还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到了民间。民间的厨师们根据宫廷的配方,制造出了后世所谓的“南京板鸭”。

说来也好笑,素来提倡节俭的崇祯帝,竟然偏爱吃燕窝。清人王誉昌在《崇祯宫词》中说:“肴分四膳味须和,翠釜朝朝沦燕窝。谁是调羹供奉手,吴梅狄酪不争多。”崇祯帝每顿饭都离不开燕窝,做菜的厨子为了满足他的口味,只能搭配上吴梅、狄酪等调味品。经常出现在崇祯帝餐桌上的还有羊、驴、兔、海鲜、蒸稷粟、油糖、烫面、澄面、炒龙须菜、苦菜叶、高粱饼等。其实,像“炒龙须菜”“苦菜叶”这类乡下土菜,崇祯帝是瞧不上的。但是朱元璋规定的“御膳”有这类菜,不吃也得放在桌子上。朱元璋的目的是告诉后代帝王,看见这类小菜,不要忘了百姓、忘了根本。但后世的皇帝,根本不把这类小菜当回事。

据《今晚报》 安频/文

✧ 相关推荐 ✧

世界杯直播时间 全球足球盛宴,瞩目世界杯赛事 (世界足球赛开幕式直播)
Win7怎么进入dos界面?
365bet足球官方开户网

Win7怎么进入dos界面?

📅 07-27 👁️ 8659
如何判断朋友圈被屏蔽
365bet足球官方开户网

如何判断朋友圈被屏蔽

📅 08-27 👁️ 72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