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秋兩季,每到清晨和黃昏,或是下雨前後,在水塘旁,你會看到有幾隻蜻蜒在“點”水,那是蜻蜒在產卵。
卵發育成稚蟲。稚蟲是生活在水裡的不完全變態的昆蟲。蜻蜒的稚蟲叫水蠆(chài)。
水蠆常躲在水中的砂粒間,身體的顏色為褐色或暗綠色,和周圍環境的顏色差不多。一旦遇上蚊子,它就會出其不意地伸出那發達的下唇,把蚊子捉住送進嘴裡。
水蠆在水中用直腸鰓呼吸,長大後,漸漸改用氣門呼吸,並且經常浮到水面上吸進大量的空氣,因為空氣中的氧氣多,這樣能夠滿足它身體發育的需要。
水蠆變成蜻蜒,要經過10到15次蛻皮。每次蛻皮後,它都長得更大一些。剛長成的蜻蜒身體柔軟,顏色也很淺。